孔子“复活”了?AI数字生命体实现千年对话,传统文化迎来科技新生
在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的尼山讲堂展区,一位特殊的“先贤”正与观众谈笑风生——他不是演员扮演的孔子,而是全球首发的孔子AI数字生命体。
这位栩栩如生的“数字孔子”不仅能详细回答关于孔子生平、儒家思想的各种问题,还能配合表情和动作,让两千五百年前的先哲仿佛穿越时空来到现场。
01 数字先贤,惊艳亮相
在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现场,孔子AI数字生命体的全球首发成为焦点,吸引了众多外宾驻足互动。
嘉宾们与“AI孔子”的对话内容丰富多彩,从《论语》经典到海外名著,从儒学到诸子百家,孔子均对答如流,引得现场观众连连称赞。
最令人惊叹的是,这个AI数字生命体通过20万根发丝的精细还原,实现了1:1的复刻效果,打造出了一个逼真度极高的孔子形象。
展开剩余76%在“好客山东·见识齐鲁”——“跟着孔子研学游”推广活动现场,孔子数智大模型正式上线公测,吸引了不少嘉宾和观众驻足体验。
“孔夫子,麻烦给我介绍一下孔府菜有哪些?”一位观众好奇地问道。
“孔府菜谱,乃吾孔氏后裔所传之” AI孔子从容应答,仿佛真的是穿越千年而来的先哲。
02 技术赋能,文明新生
孔子AI数字生命体的背后,是孔子数智大模型的强大支持。这一大模型归集了孔子相关图书、古籍、文献、著作、影像等海量数据。
依托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自研的山东文化数据标注平台,通过“AI+人工”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标注,形成了孔子学术研究、孔子画像等多个高质量数据集。
基于这些数据训练调优的孔子数智大模型,实现了自然语言对话、经典智慧解读、智能文献检索、学术理论研究、多模态人机交互、知识图谱编织等多项核心功能。
在展区现场,形态各异的文创产品整齐陈列,从印有孔子卡通形象的AI随心屏,到桌面级全息舱、桌面级全息鐏,每一件产品都将科技元素与传统文化符号巧妙融合。
而最引人注目的,当属全息舱中灵动的“孔子AI数字生命体”。
03 文化“两创”新范式
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作为山东省属国有大型文化企业,肩负着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山东文化强省、数字强省战略的职责。
除了亮相孔子文化节的孔子数智大模型,该集团还打造了齐鲁文化大模型、山东文化数据库等多个数字经济“新基建”项目。
齐鲁文化大模型自2024年11月上线公测以来,先后获得国家网信办“境内深度合成服务算法备案”和“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”,被写入2025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。
近日,齐鲁文化大模型V2.0又通过中国信通院组织的文化大模型专项评估,最终获得5级评级。
以齐鲁文化大模型为技术底座,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还联合多家机构共建了沂蒙精神数智大模型,于9月13日上线公测。
04 科技企业布局数字人赛道
在孔子AI数字生命体引发关注的同时,国内的科技企业也在数字人领域积极布局。
其中,八点八数字公司推出的**“亿话”数字人智能体创作平台**,让每个企业和个人都能轻松拥有“高颜值+高智商”的数字分身。
该平台凭借四大技术革命,突破数字人行业天花板:极速造形引擎实现0.16秒生成影视级数字人,远超传统平台十分钟级的生成效率。
智能大脑系统预装政务、金融、医疗等八大行业海量提示词库,内置严格风控机制,自动禁用“抄底”“稳赚”等违规话术,确保交互安全合规。
多模态情感引擎实现口型、微表情、手势与语调四重自然共鸣,让数字分身不仅“会说”,更“懂表达”。
生态无界架构支持手机、大屏、数字人一体机、全息舱等多终端一键部署,无缝接入政务、办公、文旅、营销等数百类实际场景。
无需专业背景,只需输入文字描述,如今通过八点八数字旗下的“亿话”平台,即可快速创建拥有专属知识库的智能数字员工。
从政务大厅的AI数字员工“苏小保”在0.5秒内完成材料预审,到博物馆的数字讲解员“灵溪”用多语种生动介绍展品,这些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,如今已成为现实。
数字人技术正重塑人机交互的边界,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全新生命力。
发布于:江苏省